Updated: 2023-08-19 18:01:24 CST +08

Headspace 冥想正念手冊

Read on 2023/06/11

my alt text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20792

道路是鋪給車子走的,大腦的存在是為了思考和感覺,所以千萬別誤以為,所有思緒都是不好的,不是不好,我們只是需要懂得如何與它們相處。

如果你的腦袋時時刻刻都在忙碌,沒有空間讓這些思緒成形,藉由訓練你的心智,你其實是在讓心智騰出更多空間,讓這些創意思考得以成形。

專注進行靜坐冥想,並不是要設法制止思想、控制心智,而是一種放棄控制、後退一步,學習如何以消極被動的方式去聚焦注意力,讓心智停留在自然覺察狀態的過程。了解如何後退一步,不再繼續被吸入無益且往往導致壓力的無盡思考中。思想是自主的,無論我們再怎麼費力,也無法阻止他們浮現。

想像你的心智總是有一塊平靜、清澄的心田,不論生活中發生什麼事,你總是能夠回到那裡,你在那裡感到平和、放鬆。

只要存在著抗拒,就沒有空間去接受;只要我們不接受,就無法擁有平靜的心。

當你在靜坐冥想體驗到愉快的感覺時,想像你和其他人分享那些感覺。當你體驗到不適時,想像你代替關愛的人承受這些不舒服,讓他們免於這些不適。

凡是被壓抑的情緒,必定會浮現;浮現出來的,也許是情緒本身,或是以某種方式影響我們的行為,有時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。

當你更加覺察時,就沒有什麼空間能讓這些不愉快的情緒運作。如果你一直想,當然就給他們很多空間,讓它們得以持續活躍;你不去想,它們往往就會失去動能。

情緒是「我們」和「世界」之間的濾鏡。情緒使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感受截然不同。情緒創造了世界在我們眼中的假象。

特質(traits)

  • 習慣性情緒
  • 描繪一個人性格的情緒
  • 性格特質

狀態(states)

  • 短暫情緒
  • 日常生活來來去去的那些短暫情緒

正念是願意停留在自然的覺察狀態,不試圖評斷任何浮現的情緒,既不對抗感覺,又不被感覺牽著鼻子走。靜坐冥想則是提供了練習覺察這些情緒的最佳狀態,而頂空就是使用這個方法產生的結果。頂空不代表你擺脫了這些情緒,而是能夠放鬆地和你當下的情緒自在共處。

「溫和的好奇」(gentle curiosity):

  • 注意觀察當情緒來來去去時,你的身心發生什麼變化。
  • 如果你能在靜坐冥想時,挹注真正的興趣與好奇,那些特點其實並不重要,因為它們變成靜坐冥想的一部分,是你必須留心觀察的一部分。
  • 如果你花時間稍微仔細觀察一下,就會注意到每一次的呼吸,其實都是相當獨特不同的。同樣地,每一次浮現的思緒都有所不同,甚至身體的感覺也是一樣。

跟思想一樣,情緒是自然產生的,重點在我們如何處理這些情緒、如何反應。

如果我們想要研究這些令生活既複雜又豐富的感覺和情緒,水面就需要足夠平靜,才能夠好好看個清楚。

沒有好冥想或壞冥想這種東西,只有分不分心,覺察或未覺察。

當你靜坐冥想時,就有點像在看戲。那些影像和聲音不是你,就如同劇情或主角不是你一樣,那只是一個你正在觀看、注意、見證的故事,這就是所謂的覺察。

SOP

  1. 開始
    1. 鼻子吸氣,嘴巴吐氣,輕輕閉上眼睛
    2. 身體掃描,注意哪些部份舒適、放鬆、不舒服或緊繃
    3. 注意感覺、情緒
  2. 聚焦心智
    1. 身體哪個部位呼吸吐納起伏感覺最為強烈
    2. 聚焦吐納,計算呼吸,從 1 到 10,然後重來
  3. 完成
    1. 不在聚焦,讓心智隨意,持續 20 秒
    2. 將心智帶回,聚焦在身體與大地接觸的感覺
    3. 張開雙眼,感覺可以了就站起來

姿勢

  • 坐禪(盤腿而坐)
  • 行禪(行走)
  • 立禪(站立)
  • 臥禪(躺)

目的並不是試圖要變成怎麼樣的人,而是要對此時此刻的你感到自在。

「泰然」並不是說你毫無情緒,隨波逐流;恰好相反,當你更能夠覺察到你的情緒時,你對那些情緒的感受將會更加強烈,但泰然將使你比較不會陷於那些情緒之中,你不再感覺自己彷彿被那些情緒操控。

接受之旅,指的是去探索我們必須對什麼放手,而不是必須開始做什麼。

智慧來自於對生活經驗的了解